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教授叶扬
主讲:叶扬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教授、博士
时间:2016年5月4日13:30
地点:徐汇校区西部会议中心二号报告厅
主办单位:上海图书馆 宣传部 校图书馆 外国语学院
主讲人:
叶扬,1948年生,原籍安徽桐城。1982年复旦大学英美语言文学本科毕业,获文学士学位,并留校任教。1983年,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研究生院攻读,1986年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,1989年获比较文学哲学博士学位。1989年至1991年,在美国缅因州贝兹学院任教。自1991年起,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比较文学及外国语言系任教,1998年获终身聘任,已入美籍。近十年来,常回母校复旦讲学,二零零五年百年校庆时,被聘为复旦大学顾问教授。英文著作成书出版者,包括《晚明小品》(Vignettes from the Late Ming, 1999)、《中国诗歌的结尾》(Chinese Poetic Closure, 1996)、以及两卷本英译《简明中国文学史》(A Concis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, 2011, 骆玉明原著)等,另有收入《长篇小说大典》(The Encyclopedia of the Novel, 2011)、《现代中国百科全书》(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, 2009)、《别有洞天:亨廷顿流芳园之构建》(Another World Lies Beyond: Creating Liu Fang Yuan, the Huntington’s Chinese Garden, 2009)《英译文学大典》(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, 2000)等书籍以及发表于各期刊、杂志的文章、书评十余篇。中文作品除最近出版之文集《翰墨风流》(北京中华书局,2014 年)及《覆水年华》(上海书店出版社,2012 年)之外,散见于《上海书评》、《上海文化》、《文汇报 ? 笔会》(自二零一三年三月起在《周末茶座》版开设《名著与画》专栏)、《文景》、《书城》、《万象》、《中国比较文学》、《无轨列车》、《人间世》等书刊;此外并有西方文学汉译数种付梓。
讲座内容:
通过对于中西文化中有关梦的诠释的梳理,探讨、比较梦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之异同。梦,作为人类睡眠中的一种生理现象,在中国文化中是如何被诠释的?在传统中国文学中,梦是如何被表现的?今天所谓的西方文化,其两大源头,是希腊、罗马的古典文化和希伯来、犹太的基督教文化。在这两种文化中,对于梦的讨论、分析,又是怎样的?汤显祖与莎士比亚,同样生活在十六世纪,却遥处欧亚大陆的两端。他们的作品中,对于“梦”的运用,与他们分别从属的文化渊源,有什么样的关系?这两位作家对于梦的艺术处理,又有何异同?
主题:汤显祖的梦,莎士比亚的梦
主讲:叶扬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教授、博士
时间:2016年5月4日13:30
地点:徐汇校区西部会议中心二号报告厅
主办单位:上海图书馆 宣传部 校图书馆 外国语学院
主讲人:
叶扬,1948年生,原籍安徽桐城。1982年复旦大学英美语言文学本科毕业,获文学士学位,并留校任教。1983年,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研究生院攻读,1986年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,1989年获比较文学哲学博士学位。1989年至1991年,在美国缅因州贝兹学院任教。自1991年起,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比较文学及外国语言系任教,1998年获终身聘任,已入美籍。近十年来,常回母校复旦讲学,二零零五年百年校庆时,被聘为复旦大学顾问教授。英文著作成书出版者,包括《晚明小品》(Vignettes from the Late Ming, 1999)、《中国诗歌的结尾》(Chinese Poetic Closure, 1996)、以及两卷本英译《简明中国文学史》(A Concis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, 2011, 骆玉明原著)等,另有收入《长篇小说大典》(The Encyclopedia of the Novel, 2011)、《现代中国百科全书》(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, 2009)、《别有洞天:亨廷顿流芳园之构建》(Another World Lies Beyond: Creating Liu Fang Yuan, the Huntington’s Chinese Garden, 2009)《英译文学大典》(Encyclopedia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, 2000)等书籍以及发表于各期刊、杂志的文章、书评十余篇。中文作品除最近出版之文集《翰墨风流》(北京中华书局,2014 年)及《覆水年华》(上海书店出版社,2012 年)之外,散见于《上海书评》、《上海文化》、《文汇报 ? 笔会》(自二零一三年三月起在《周末茶座》版开设《名著与画》专栏)、《文景》、《书城》、《万象》、《中国比较文学》、《无轨列车》、《人间世》等书刊;此外并有西方文学汉译数种付梓。
讲座内容:
通过对于中西文化中有关梦的诠释的梳理,探讨、比较梦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之异同。梦,作为人类睡眠中的一种生理现象,在中国文化中是如何被诠释的?在传统中国文学中,梦是如何被表现的?今天所谓的西方文化,其两大源头,是希腊、罗马的古典文化和希伯来、犹太的基督教文化。在这两种文化中,对于梦的讨论、分析,又是怎样的?汤显祖与莎士比亚,同样生活在十六世纪,却遥处欧亚大陆的两端。他们的作品中,对于“梦”的运用,与他们分别从属的文化渊源,有什么样的关系?这两位作家对于梦的艺术处理,又有何异同?